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护理 > 耳蜗人物80后正能量公务员
耳蜗人物80后正能量公务员
我叫小蒋,是一名澳大利亚人工耳蜗的用户,现在一名公务员。虽然并不富裕,但是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因为我有一直支持我的父母、妻子,还有我再也不用担心日后会完全丧失听力了。
我的经历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希望能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能够激励和我有同样遭遇的听障人士,给路上的各位带来一点帮助。
多年来,听力一直不好
我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个落后农村,直到29岁,我被确诊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落后,我并不知道。10岁左右的时候,我就开始发病了。一次,我意外被别人撞了脑袋,得了脑震荡,并被妈妈发现耳朵里鼓了好大一个血泡,那时候我感到天晕地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自那以后,耳鸣、头晕、听力急剧下降的症状反反复复,听力时好时坏,但是听力已是无可避免的下降。但我还算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之一,大多数我这样的孩子在2-3岁的时候就彻底耳聋而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直到今天我依然有些口齿不清,这就是耳聋给我带来的后遗症之一。
听力障碍,影响学习
因为耳朵的原因,从小我就敏感自卑,我根本不承认我的耳朵有问题,一直认为我的听力挺好的。只是我发现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我的父母能隔着四五十米跟别人聊天,而我却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以前,我经常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却不知道我已经吵到了别人。我的父母为此忧心忡忡,只要听到哪里有好的医生就带我去看,然而这对我的作用并不大,还浪费了不少钱。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还算可以,这多多少少能替我挽回一些面子,别人不敢嘲笑我,还把我说成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来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但是高中上了一所省重点中学,那时我才发现我是井底之蛙,父母也发现我跟不上学习进度,后来带我去北京检查,最终下了结论:不要治了,神经性耳聋,治不好了。我父亲当时就流下了眼泪,而我却懵懂,不知道这耳朵给我带来的麻烦究竟有多大,当时只是觉得我父亲让我感觉很尴尬。
大学突聋求医
后来在上大二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我忽然发现听不见了,觉得很难受,检查后被告知是突发性耳聋,由于年少轻狂,对医生的判定我非常排斥,结果住院输液后一天听力就好了,这让我更加认为这医生是骗钱的,于是我当着主治医生面前强烈要求出院。一年后,我又得了突发性耳聋,而我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认为它自己会好,谁知道过了将近一周还是老样子,我慌了,医院,医生说太晚了,有可能会彻底聋了,我当场就哭了。医院整整治疗了一个月才出院,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一个耳朵彻底地聋了。就这样,我的听力越来越差。那时候,我只能通过佩戴助听器来补偿听力。
毕业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
大学期间,我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我只是迷迷糊糊地读,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努力学习,而不是混日子,这样我毕业后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啥都不会,不管是编程还是网络维护,到处求职,到处碰壁,后面实在没办法,进了一家公司打杂,我只能一边上班一边参加职业培训,这才有底气辞职去求职,但没有工作经验,很容易被拒,只能放低姿态,进了一家网络公司,在这公司的几年,我的技术有了大的进步,但想跳槽的话也只能干回这一行,就这样,我就一直做了几年,我的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耳病常发,最终选择耳蜗植入手术
不幸的是,参加工作后,我的耳病又发作了2次,无奈之下,我来到了广州医院,陈锡辉教授看了CT片之后就断定是典型的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让我做好去做人工耳蜗手术的准备,但是面对人工耳蜗高昂的费用,我只能默默回去了。确诊后的半年,我的病又复发了,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并没有放弃我,刚交往不久的女朋友也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答应说会继续和我一起走下去,我通过网络搜索关于人工耳蜗的资料,家里的父母也四处为我借钱,最后选择做上了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手术,如今4年过去了,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耳蜗给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改善,我已经离不开它了,它将会我是这一辈子最得力的朋友。在选择耳蜗的时候,我也遇到了很好的业务员,从当初只是单纯给我介绍耳蜗产品,到现在,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耳蜗手术后,回家考取公务员
手术以后,由于之前一直都能听到点声音,我也没有特意去做康复,当时也不想继续留在广东工作了,于是回到老家找工作了,但网络维护在老家的工作机会极少,最后靠人介绍在电脑公司得到了一份只有元/月的工作。但我想我总算是找对了路,至少能生活下去,但那时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因为要结婚了,妻子也怀孕了,身为男人,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个时候我想起公务员考试,我特意查看了公务员体检标准,发现我是可以通过听力检测标准的,就这样我连续考了三年,最后终于考上了,公考这一路也是十分的艰辛,可能我还算是有一点运气在里面吧,最后终于当上了公务员。
我对我在的生活很满意,再也没有以前的惶恐,就是万一我耳朵彻底聋了会怎样,有了人工耳蜗,我知道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发生了,我仍然能保证自己有一部分听力,这足够了。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在我感觉最无望的时候一直在支持我,鼓励我往前看。我今天这样的一点点小成绩是和他们分不开的。所以,我也很感恩这一路上有他们的支持。
我想说的话
1有突发性耳聋的时候赶紧去治,不要拖延,尽量查清病因,如果是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高压氧少做或者不做,这样更适合保留残余听力。要相信医生,医生的水平或高或低,但他们绝大多数是愿意把你治好的,不要抱着和医生对抗的心理,这样只会害了自己。你要是觉得这个医生不靠谱,可以多看几家,综合一下他们的意见。
2积极佩戴助听器,助听器无效的情况下早点做人工耳蜗,对重新进入社会大有帮助。
3听障人不要悲观,虽然有不少工作不适合做,但是也有不少工作可以做,例如编程,网络维护,美工这些,现代社会分工极细,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不少工作机会的,做到扬长避短。
4要善于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我在做手术之前就上各种听障论坛查找资料,上面有很多人的分享,我对我的术后预期有了一个理性估计。但是也不要在上面泡得太久了,有很多人在上面散布负面信息,他们寄希望于将来技术进步,不用做手术就会恢复听力,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时间也是值钱的,几十年光阴就这么浪费在等待上,是很不值得的!
5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这个社会的歧视无处不在,不要愤怒,接受现实,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就行了。这些年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我被人歧视也不算少,难听的话我无法忘记,但我接受现实,往前看,尽力给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好一些的条件。
6要学习,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找准一个方向,努力学习,做到有一定的深度,能让它成为你的一个本钱。我想如果我不读书的话,今天的我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学习才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和资本。
我今年34了,30岁的时候做手术,算是三十而立吧。看到国家对人工耳蜗的手术补助越来越大,不少家庭也能勉强负担得起,感觉他们碰到了好时代。我也是这时代的一个幸运儿,找到了自己的一个小天地。最后,希望各位听障人士能一起共勉,去谱写人生的篇章!
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