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病因 > 国医学馆中医研讨顽固性眩晕

国医学馆中医研讨顽固性眩晕



研讨专家组

1.陈辉老师主持

2.吴开鹏老师发布医案

3.胡海龙老师发言

4.马新童老师发言

5.刘国轩老师发言

★吴开鹏老师发布医案:★

年11月9日,一赵姓的女性患者,年50岁,体形偏胖,公务员,自述每天早晨、傍晚头晕,转身时加重,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头懵懵的,头顶如扣着很重东西一样,按着麻木,已有3年之久,曾在去年四月份,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晕倒过去,过了一小时后,自己醒过来;膝盖疼痛,膝盖以下腿沉重,足部发凉;一出汗,脸部、前胸、后背奇痒无比,换季时加重,此症10余年;睡眠质量差、多梦;近半年出现尿频,大便溏泻。医院CT检查无异常;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始终未见好转,近几个月越来越严重,经朋友介绍,前来我师父刘国轩诊治。其它无不适。多年来既往史:胆囊炎切除术,高血脂;

舌象:见下

脉象:左脉迟缓无力;右脉迟缓无力;

★专家组讨论情况★

徐嘉亮老师的分析:

年11月9日,北京一赵姓的女性患者,年50岁,体形偏胖,公务员,自述每天早晨、傍晚头晕,转身时加重,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头懵懵的,头顶如扣着很重东西一样,按着麻木,已有3年之久,曾在去年四月份,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晕倒过去,过了一小时后,自己醒过来;膝盖疼痛,膝盖以下腿沉重,足部发凉;一出汗,脸部、前胸、后背奇痒无比,换季时加重,此症10余年;睡眠质量差、多梦;近半年出现尿频,大便溏泻。医院CT检查无异常;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始终未见好转,近几个月越来越严重,经朋友介绍,前来我师父刘国轩诊治。其它无不适。多年来既往史:胆囊炎切除术,高血脂;

舌象:见下图

脉象:左脉迟缓无力;右脉迟缓无力;

50岁,问诊没有说是否绝经。

但是我们可以推理正常49岁天癸绝。

根据脉象双手迟缓,她一定是气血不足兼有气血郁滞。这是初步的判断。

早上和傍晚头晕,这是阳出和阳入的时候--出入之机不利。开合枢的问题。该打开时,打不开。该闭合时,合不住。这实际上是升降之机的问题。就是枢机不利。

转身加重--枢机不利。头顶如戴重物--厥阴在头顶。颠顶之上,唯风可到。

膝盖疼痛,膝盖以下腿沉重,足部发凉---这是病位在阴。有瘀血或者水饮,无法判断,但是肯定一点,阳气不能下达。属于阴症。

一出汗,脸部、前胸、后背奇痒无比,换季时加重,此症10余年。--阳加于阴谓之汗。脸部,胸部为阳明部位。背部为太阳部位。推测三阳有热。

睡眠质量差、多梦。~~厥阴相火妄动。

近半年出现尿频,大便溏泻。~~这属于太阴虚寒症。

他还做个胆囊切除手术,血脂高。必定在少阳有郁热。

综合以上分析,太阳阳明有热,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厥阴有寒。这个复杂的病症,如何下手呢?

一定是从三阳下手,同时还有太阴症。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我们分析一下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黄芩解少阳郁热,畅三焦油膜。

桂枝,解决太阳后背的问题。

天花粉,解决阳明热。天花粉还有破瘀血的作用。

干姜太阴湿寒便溏

牡蛎--阳不入阴,睡眠质量差。相火不降。

我们再看他的舌苔,舌质红,无苔。有裂纹,底部微黄。

这更证明她是一个气血亏而有三阳证,兼入阴。所以,就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

她有没有夹杂?

她身体胖,血脂高。舌胖,有齿痕。

脉迟缓。都说明她肯定有水湿。

我们说,无痰不作眩。她是少阳三焦不畅通,就是三焦油膜的问题。合一个苓桂术甘汤。因为此方已经有了桂枝,甘草,就再加两味药。茯苓,白术。健脾利湿。

所以,出方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茯苓白术

关键之处,在于抓住少阳三焦不畅。太阴虚寒。兼有太阳阳明症。厥阴症。

陈辉老师:

赵某女50岁北京公务员

头晕3年,汗出后前胸后背发痒10年余。

晨起傍晚头晕,转身时加重。头重脚轻,头重如扣盆。头蒙麻木。去年四月,过度工作后,曾晕倒一次。后自行醒来。醒后膝盖疼痛,膝盖以下腿沉重、足部发凉。汗出后脸部,胸部,背部奇痒无比。换季时尤甚。

睡眠较差,多梦,大便溏。

胆囊切除术后,高血脂症

ct检查无特殊

多方诊治无效

舌像见图。脉象:左脉迟缓无力;右脉迟缓无力。

眩晕

风痰上扰,气血亏虚

祛风化痰,益气补血

以玉屏风散扶正祛风,二陈汤化痰,八珍汤滋补气血兼润燥生津之麦冬,养血安神之酸枣仁。并合茯苓甘草汤调和津液。

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6克茯苓30克陈皮6克当归15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3片麦冬30克酸枣仁30克党参15克赤芍15克熟地3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王浩老师:脾肾阳虚,痰湿阻滞。五苓散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真武汤

胡进春老师:此患者赵女士,公务员、偏胖,应为长期坐办公室,久坐伤肉,胃主肉,足阳明胃经从上贯通至下肢,久坐该经脉气血受阻,所以久坐伤肉;湿痰为病,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晕目眩;脾虚湿胜身痒,故汗出后奇痒无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足部发凉,膝盖以下腿部沉重,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应:健脾胃,燥湿化痰,温补肾阳!故选用:二陈汤+右归丸加减

方解:二陈汤: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右归丸: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其中附子、肉桂、鹿角胶有培补肾中之元阳,温里祛寒之效。而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山药有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菟丝子、杜仲有补肝肾,健腰膝功效。当归有养血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作用。诸药合用,肝脾肾阴阳兼顾,仍以温肾阳为主,妙在阴中求阳,使元阳得以归原。

胡海龙老师:年11月9日,北京一赵姓的女性患者,年50岁,体形偏胖,(痰湿体质)公务员,自述每天早晨、傍晚头晕,转身时加重,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日出少阳,日落少阴,阴阳气血不得顺接,故此两时段加重)头懵懵的,头顶如扣着很重东西一样,(头闷,头重为痰湿之邪致病的特点)按着麻木,(麻木为气血不荣之象,为痰湿阻络所致。)已有3年之久,(3年病程已较久,久病留瘀。)曾在去年四月份,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晕倒过去,过了一小时后,自己醒过来;(平素痰瘀阻络已久,气血不能正常荣养脑窍,高强度工作更耗伤气血,故而出现晕厥。)膝盖疼痛,膝盖以下腿沉重,足部发凉;(痰湿之邪为阴邪,粘腻重浊,易伤阳气,流注于下肢为患,故见此症)一出汗,脸部、前胸、后背奇痒无比,换季时加重,此症10余年(此为气血营卫不和之征);睡眠质量差、多梦;(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近半年出现尿频,大便溏泻。(脾肾两虚)医院CT检查无异常;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始终未见好转,近几个月越来越严重,经朋友介绍,前来我师父刘国轩诊治。其它无不适。多年来既往史:胆囊炎切除术,高血脂;

舌象:见下图

脉象:左脉迟缓无力;右脉迟缓无力;(主阴证,阳气不足,推动无力)舌象:舌淡苔白,主阳虚,痰湿内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真武汤加减。

徐嘉亮老师:第一,先别阴阳,此人阴阳夹杂,虚实夹杂。是个夹杂病

王玉强老师:患者现病属太阴病,久病多虚多瘀,脉迟缓包括患者唇舌淡,唇有干皮(血虚),症状有反复

真武+理中+柴桂姜+当归黄芪

周竟:望而阳虚阳化百病消其余不是主要矛盾

经方善哉:大量附子?

王浩:张老师,附子不用量大吧

周竟:真武汤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要方。方中附子温壮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利小便,止腹痛。五味相配,既能温补脾肾之阳,又可利水祛湿。故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聚所产生的诸证。合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添精益髓,补肾固精。

马红红:对于这个患者,综合各种症状和病程,先别阴阳,为阴证里证,脾肾阳虚之证!患者脾肾阳虚,各种功能减退。相应的各种病理产物自然而生,导致痰湿内生,阻遏气机,请老师们指正!

经方善哉:四诊不全,推测用生姜泻心汤

吴开鹏:请老师谈一下思路,好吗。

王浩:愿闻其详,张老师

经方善哉:四诊不全,证据不足

周竟:阳化而雾霾散

经方善哉:阳出不利,阳降不利,病机就在于中焦寒热错杂,内有水饮而已

吴开鹏:阳化而雾霾散张老师的生姜泻心汤也有此意。

经方善哉:绝不可以温,温则变途生热而已,阳生化雾霾没错,雾霾产生原因一样吗,

徐嘉亮:先通畅三焦。

吉祥:先中土,后肺肾。

经方善哉:一诊有效果,对经方很简单,二三次后,就知道当初的错误了

何金良:尿频要问清楚是频短?(阴虚)频长?(阳虚)。胆囊切除手术后大多数人会出现大便溏泄,尚不能断为肾阳虚。

王玉强:比较赞同

徐嘉亮——道医堂?

周竟: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9克(洗)黄连3克大枣12枚(擘)

和胃消痞,散结除水。治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韩庆利:治疗方案1:泽泻汤三剂后

用2:生姜泻心汤7剂后

用3: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益精之品善后。

马红红:各位老师看看,用滋后天,补先天,以附子理中汤加二陈汤加桂枝可以吗?

任文秀:赞同

徐嘉亮——道医堂?先通畅三焦

经方善哉:

韩庆利,聊城?高,能知道开啥方子几天后转啥方子,实在佩服,能说说理由吗

吴开鹏:饮的问题有共识

去饮的方法有分歧

韩庆利:

北京-周竟?中焦通了,气机的升降就通利了,症就好了,然后在用善后之方即可

经方善载?张老师好

吴开鹏:

韩庆利,聊城?请分析病机

韩庆利:

北京-周竟?我是这么理解的

周竟:中焦哦虚寒,不过很通,头重脚轻中焦虚

胡进春:诸位老师都认同此患者有痰饮?用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诸位老师认为如何

韩庆利:先治标(泽泻汤),在打通道路(生姜泻心汤),最后益气填精(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益精之品)

吴开鹏:中焦的问题是温中,理中,运中,还是补中。

周竟:中焦虚源于精亏虚

徐嘉亮:中焦的问题,必须考虑肝胆脾胃。

少阳厥阴,阳明太阴。

徐嘉亮:其实还有一个问题,50所,可以考虑一下温经汤

张宇:脾肾虚寒,湿厄困气,清气不升,久虚生瘀,久瘀生热化风

胡进春: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徐嘉亮:温经汤包含了很多方子,第一个,麦门冬汤第二个,吴茱萸汤

胡进春:此患者没有描述月经情况

张宇:二陈合吴茱萸汤也可

徐嘉亮:

包头石占山中西医门诊胡大夫?50岁了,可以推测,体型胖

马红红:路很多,但最近的只有一条,最稳的也只有一条,最近和最稳是有区别的,

徐嘉亮:第三个胶艾汤第四个桂枝茯苓丸

胡进春:十问不全也!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马新童:年11月9日,北京一赵姓的女性患者,年50岁,体形偏胖(胖人多痰湿),公务员,自述每天早晨、傍晚头晕(气机升降失司),转身时加重,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头懵懵的,头顶如扣着很重东西一样(湿性重浊),按着麻木(气血不畅),已有3年之久,曾在去年四月份,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晕倒过去,过了一小时后,自己醒过来;膝盖疼痛(湿流关节),膝盖以下腿沉重(湿从下来),足部发凉;一出汗,脸部、前胸、后背奇痒无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换季时加重(脾土旺于四季最后18天),此症10余年;睡眠质量差、多梦;近半年出现尿频,大便溏泻(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医院CT检查无异常;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始终未见好转,近几个月越来越严重,经朋友介绍,前来我师父刘国轩诊治。其它无不适。多年来既往史:胆囊炎切除术,高血脂;

舌象:见下图

脉象:左脉迟缓无力;右脉迟缓无力;(迟为寒缓而无力为阳气虚)

诊断:眩晕(脾肾阳气亏虚,寒热虚实错杂,风痰湿饮热阻,气机升降失司)。处方: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附子。旱半夏20野天麻15生黄芪30生晒参15生白术15炒苍术15盐黄柏10淡干姜15炒神曲15生麦芽15蔓荆子10建泽泻30云茯苓20炮附子(先煎)30。水煎服七剂。针:风池、风府、丰隆(右)、足三里(右)三皇针:阴陵泉(左)地机(左)三阴交(左)。仅供参考。

胡进春:有风、有寒、有饮,胖人多痰湿,气机升降失司,脾虚不运,脾肾阳虚,寒热虚实

错杂,有风、湿、痰饮、热!

徐嘉亮: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刘国轩老师:

1.1.炁针治疗:选风府、天柱穴、温门穴丰隆居髎穴隐曲穴六个穴位,数分钟治疗完毕,针后患者高兴地说:“下肢沉重、头晕、头懵懵的、左右转动头部也不晕了,全身轻身如燕,多年来没有这样舒服的感受。

2.中药治疗:处方如下;

(附加耳鸣患者)处方:茯苓15g,白术15g,桂枝5g,炙甘草9g,半夏15克,细辛6g,白芷9g,葛根60克,石菖蒲21g,灵磁石18克。

(医案)处方:人参30克、黑附子30克、鹿含草30克,桂枝30克,茯苓21克,炒白术21克,炙甘草21克,泽泻45克,法半夏21克,天麻12克,小茴香30克,乌药15克,益智仁15克;15剂,水煎服,一天一剂,日服三次,早中晚各服一次。

年12月10日星期六,回访患者,症状消除,十分高兴。

点击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kcc.com/lzby/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