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病因 > 成语ldquo装聋作哑rdquo

成语ldquo装聋作哑rdquo



“装聋作哑”这一成语出自元代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喻指故意不理睬,装着不知道,有点睁只眼闭只眼的味道。

这是一个常常用到的成语,读者并不陌生。聋哑一词则是指聋子和哑巴。这里问题的关键是聋、哑二字为什么表示聋子和哑巴呢?这就需要从字源上运用训诂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读,才能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

“聋”(lóng)字是个有声会意字,从耳从龙,“耳”字甲骨文写作或,形义为听觉器官耳朵;龙(lóng)字表声兼表意,甲骨文写作,形义为一种头上长角大口利齿的巨型爬行动物,泛指蛇类动物。所以人们把属相为蛇的也称之为属小龙的。资料记载,蛇虽然有听觉器官,但结构比较特殊,没有耳孔、鼓室、鼓膜及耳咽管,只有一条细长的听骨——耳柱骨,生在头后两侧的组织内,内端与内耳的卵圆窗相接,外端与方骨中央部相连。所以,蛇的听觉很差,特别是经常穴居生活的盲蛇和响尾蛇,听觉更差。但蛇对地面震动较敏感,因此有人用蛇预报地震。“龙”字在“聋”字中表义为听觉器官不好。两形会意,“聋”字本义为耳朵对外部声音感知能力很差的一种蛇类动物或人。如聋子、聋哑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聋”字为“无闻也。”即没有听到。《左传·僖二十六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聾。”

“哑”(yǎ)字是个有声会意字,从口从亚,口表示嘴巴、言说;亚(yà)表声兼表意,甲骨文写作或,形义为处于城邑四周不断向外扩展的居民区。这种居民区多为一般老百姓居住,类似于贫民窟,故有差的、次的、丑的、第二的等义,如亚父、亚相、亚圣、亚军、亚麻、亚洲、亚热带、亚音速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亚”字为“丑也。”“亚”字在“哑”字中表义为声音差的次的不好的。两形会意,“哑”字本义为嘴巴说出的话声音很差、很次、很不好听。比如哑巴虽然能发声,却咿咿呀呀说不清楚。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哑”字为“笑也。”这是许慎的一种误解。人笑起来虽然能听到声音,同样不知道说的什么内容,两者有些类似,故有此解。《玉篇》解释“哑”字为“不言也。”即不会说话。《集韵》解释“哑”字为“瘖也。”即发音有毛病。这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聋、哑均为生理上的一种缺陷,有先天也有后天,但“装聋作哑”则不同,是健全人逃避和伪装心理的一种反应,倒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好,何必不理不睬呢?(第讲)

作者:范登生,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推荐阅读

成语“千辛万苦”之“苦”

山西为什么简称“晋”?

陕西为什么简称“陕”?

云南为什么简称“滇”?

福建为什么简称为“闽”?

感谢您的







































白癜风资讯网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kcc.com/lzby/1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