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症状 > 当卫星升空后不久即失联,总指挥叶培建几欲

当卫星升空后不久即失联,总指挥叶培建几欲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我希望那个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年,再谈及“资源二号”卫星升空后的失联时,叶老依然难掩激动,当众哽咽

年10月27日上午11时1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里随着“10、9、8、7...”的读秒声,“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升空。

在它身上搭载的,正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资源二号”,它的升空也预示着我国将在环境监测和科学试验领域有着零的突破。因此,所有人都对它寄予厚望。

然而,就在它冲破大气层,正式进入预定轨道后,意外发生了。

这颗卫星进入轨道后,头两圈的绕行都十分正常,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联系也很稳定。但是在进行第三圈时,卫星的姿态突然发生改变,随后就与地面失联。

而此时,担任资源二号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正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往西安的测控站赶。当他接到副总指挥的电话时,心里“咯噔”一下,还没等做好心理建设,就听到一句“卫星丢了”。

叶培建顿时脑袋一懵,随即泪流满面。

不过,在经过短暂的难过和自责后,叶培建又迅速重新冷静下来。他知道,卫星上的电池可以续航7个小时,他还有充足的时间找到问题的原因。

好在,当时已经有了手机这种通讯工具。叶老通过手机通话,遥控指挥副总指挥自查。在经过一阵紧张却又有序的检查后,最终确定问题的来源是因为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错误的指令,这才导致卫星姿态改变。

在前往西安的测控站的山路上,叶培建通过手机指挥重新编写程序。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指挥中心终于成功完成了漏洞修复,并完成上传。当卫星再一次经过我国上空时,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部都睁大了眼睛,忐忑但期待的看着通讯台。

直到代表通讯恢复的绿灯重新亮起,指挥中心里爆发出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电话那头的叶培建这才轻吁一口气。而这时他才发现,身上的秋装几乎已经全湿了。

15年后,在接受《共和国功勋人物》的专访时,叶老提及那个“惊险”时刻时,才后怕地表示:当听到“卫星丢了”时,他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声音,“希望那个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

面对主持人不解的目光,叶老自嘲:如果我死了,还是个烈士;但是如果是卫星丢了,我真的无颜面对国家、无颜面对人民。

然而就当主持人下意识地反问,“那只是一份工作,而这是您的生命”时,叶老却正色道:“那个卫星太重要了。不仅是我们整个团队10年的努力,更是国家零的突破,它比我的生命更加重要。”

说到这里,叶老依然激动难当,忍不住当众哽咽,专访一度被迫中断。

航天人有一句话叫“-1等于0”。在航天这种高尖领域,一点点疏忽便是毁于一旦,责任比命大。而这,也是叶培建这代航空人永远恪守的信条。

年,探月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叶培建担任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拟定了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战略。

就这样,他带领着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在缺乏元器件、没有任何地面试验条件、甚至不知道该怎么飞到月球的情况下,从零开始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

这颗卫星就是“嫦娥一号”卫星。从此,中国正式踏上了征服“星辰大海”的征程。

然而,虽然再次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叶老心里却一直“堵得慌”。

原来,嫦娥一号原定在年4月发射,但是由于一个兄弟型号的发射出了问题,导致团队不得不重新检查,以至于比预计时间晚了6个月。这直接导致了日本人抢在中国前面,发射了绕月卫星,而咱们中国就成了亚洲第二。

“两次了,很难受!”,即使已经过去十几年,但叶老依然痛心疾首,“年的‘东方红一号’,我们的卫星全国人民都能看见、能听见;日本人就弄了个‘铁疙瘩’,硬是比我们早了两个月,抢下了‘亚洲第一’。这次他们又比我们早一个月,又抢了‘亚洲第一’,太难受了!”

这个糟糕的经历,也坚定了叶培建一定要搞创新,要“干一点别人没干过的事”。

当时间转到年时,关于“嫦娥四号”的着陆计划,团队里起了争议。很多人认为应该照常降落在月球正面,因为这样更安全、更有把握。

而此时,正是已经退居二线的叶培建站出来,力排众议,坚持要在月球背面着陆,“别人都做过了,我们再做还有什么意思!我们要创新,我们要干一点别人没干过的事。”

也正是这个决定,让中国从此后来居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为此,美国国家宇航局副局长曾公开表示:“从此我们再不能说,中国人只能跟着我们干了。”

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虽然收获了国内外的诸多荣誉,但叶老始终淡泊名利,过着简朴的生活。对于未来的生活,叶老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一是继续帮助国家完成新的航天任务,二是为中国培养更多的航天人才。

每当有人劝说叶老要多休息时,叶老总是摆摆手,笑呵呵地说:“我还年轻,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干点事。”

致敬“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为中国航天喝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kcc.com/lzzz/1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