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常识 >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概论:
多囊卵巢综合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合并生殖功能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月经稀发、闭经、多毛、肥胖、不孕、双侧卵巢囊性增大等。中医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月经不调”、“闭经”、“不孕”、“阴雄”、“癥瘕”等范畴。在诊断上典型病例不难诊断,但在临床上较常见的是非典型病例,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月经稀发以至闭经,也可能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尚缺少简单的特异性生物化学变化指标来确诊,临床上常与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相混淆,特别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7-酮正常或稍高时鉴别较困难。B超发现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卵巢中的小卵泡数量要多于10个以上,形成多囊性的卵巢,而且这些小卵泡没有得到很好的生长,无法成为成熟的卵子,导致不孕。并且多数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还会出现肥胖,多毛,痤疮,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并常发生在青春期女性身上,如果暂时没有生育的需求而常常被忽略,还应该及时的治疗。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血瘀、肝郁、阴虚。患者多以肾虚为病之本,痰瘀交阻,心肝火旺为病之标。肾虚无力鼓动氤氲之气,则卵子发育迟缓,无优势卵泡;肾虚气血运行无力,瘀滞冲任胞宫,表现为卵泡胞膜厚,卵子不能排出;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又可引起痰湿,证见肥胖,白带量多;痰瘀化火,症见痤疮,多毛;痰瘀搏结,日久成瘕,故见卵巢增大。
1、肾虚劳损: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故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天癸不至,冲任失养,精血无从而生,血海难以充盈,导致闭经、月经稀少、不孕等症。又可分为肾精不足、肾阳虚弱两类证候。
①肾精不足:元阴亏虚,冲任气血乏源,无以下注胞宫。②肾阳虚弱:气化不利,又可致水湿内停,或脾阳失于温煦,痰湿内生,或胞宫胞脉气血无以温运,而致瘀阻经脉,气血不能下注胞宫,故表现为一系列虚实夹杂的综合症状。因此,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可发生因虚致瘀的病理改变,致冲任气血瘀滞,阻碍卵子排出。
2、瘀血内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月经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尽,留滞成痰;或气虚不足,无力推动经血运行,脉络枯涩,因虚而痰。痰阻冲任,气血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气不健,运行失常,水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而留蓄体内,阻滞气机,影响经脉畅行,冲任不通,月事失调,或月经延后,或经闭不行,或成症瘕,乃至不孕。元?朱丹溪认为“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咨于酒食之人,经血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故素体肥胖或过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经脉受阻,冲任气血受阻,血海不得以满盈,月经闭止或失调,痰湿凝聚,脂膜壅塞,肺气不宣,日渐体胖多毛,卵巢增大而致病。
4、肝气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郁结,郁久化火,干扰冲任,血海不宁,月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三、辨证论治
1、肾阳虚痰湿证
主证:头重昏蒙,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双下肢为甚,懒动乏力,面色偏暗,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不孕,性欲冷淡,事下清稀,小便频数,大便时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形体虚肥,双卵巢多囊性改变。
治法:温补肾阳,化痰泄浊。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肾阴虚血瘀证
主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咽干颧红,月经量少或闭经,或见月经先期,淋漓不尽,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黯,瘀斑,或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数。肥胖、黑棘皮、双卵巢多囊性改变,胰岛素抵抗,克罗米芬抵抗。
治法:滋补肾阴,化瘀生新。方药: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合桃红四物汤。
3.痰瘀互结证
主证:形体肥胖,面色偏黯,毛发浓密,胸脘满闷,倦怠乏力,多懒动,头晕目眩,白带量多,闭经不孕,或月经量多,经期提前,少腹作痛,舌体胖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沉细。
治法:燥湿化痰,化瘀泄浊。方药:苍附导痰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4、肝郁化火证
主证:形壮体胖,面目红赤,痤疮丛生,烦躁易怒,头痛眩晕,胸胁胀痛,失眠多梦,口干口苦,闭经,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理气通瘀。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通过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间的平衡来改善性腺功能,依据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为:①经后期(新的卵泡生成期),治宜补肾滋阴,方药用:促卵泡汤;②排卵期,治宜期疏肝通络,方药用:排卵汤;③经前期(排卵后黄体期),治宜滋阴壮阳,方药用:促黄体汤;月经期,治宜疏肝活血,方药用:调经活血汤。
综上所述,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日益凸显,尤其是人工周期疗法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且副作用小。但是与西医相比还是有起效慢,疗程长等等不足之处,也为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未来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趋向。
四、我对本病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方法:
我於长春中医药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以及在以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时,与吉林名医原医院院长樊友平教授等同道一起进行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并以“中医抑雄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阴雄)的临床研究”科研课题对本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科学研究。我作为科研的主要参加者所完成的科研课题“中医辨治女性高睾丸酮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获年吉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回顾在进行科研课题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方面的,反而是合格的科研观察病例较少,所以科研课题多年才能结题。而今,可能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和环境食品污染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本类疾病的发病病例明显增多,每次出诊差不多都能见到这样的病例。我用滋阴抑雄汤和二至丸加减作为主方,并且根据病情的辨证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或祛痰化浊药物治疗,多可获得较佳疗效。常用方药如下:生地、当归、旱莲草、女贞子、覆盆子、黄精、淫羊藿、生白术、川牛膝、红花、丹参、半夏、茯苓、僵蚕、生麦芽等。但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性腺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特殊性及难治性,也使本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更何况在本病治疗的同时,克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善不健康饮食方式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五、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经验和体会:
1、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时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证治疗:
①对于高雄激素血症的病人,避免用补肾壮阳药,或配伍清热药。
②对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高者,配伍消脂化痰药:可选用决明子、焦山查、胆南星、白芥子、山慈姑、皂角刺、贝母、夏枯草、法半夏。
③对于卵巢增大,被膜厚,抑制排卵者可选用:透骨草、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泽兰、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促排卵。
④对于卵巢明显增大者可选用:鳖甲、牡蛎、鸡内金等,软坚散结。
⑤对于闭经,舌紫黯,瘀阻重者可选用:水蛭、蛰虫、穿山甲虫类破瘀药。
⑥生麦芽有极好的抑制高泌乳素样作用以及类溴隐亭样作用,大量应用疗效尤佳。
2、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病理相对复杂,一直是世界医学界的研究难题。目前对于多囊卵巢具体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定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也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的治疗,单纯地使用激素类药物药物治疗,不仅效果差,而且如果长时间服用激素类药物,很可能导致卵巢功能严重受损、卵巢早衰、或发生恶性肿瘤,甚至导致胎儿畸形等等不良的后果。由于卵巢对激素药物产生了依赖性,使自身内分泌功能逐渐降低,这也是许多女性服用激素做人工周期期间来的所谓“月经”(实属药物撤退性子宫出血),量也会逐渐减少,而停用激素药物后出现停经的病例很多,需多了解激素药物对卵巢的不良后果,因慎重用药。手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如下: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电灼术和激光气化术等,由于是治标不治本,机体内分泌的自然调节功能没有得到恢复,再出现卵巢多囊的机率极大;且如果在手术中万一损伤了卵巢皮质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卵巢萎缩,出现卵巢早衰的术后病例也是很多的。卵巢早衰一旦出现将终身不治。
3、多囊卵巢综合症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导致一系列恶果。对年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不孕。此外,长期慢性雄激素水平上升,会导致一系列代谢异常。如血脂代谢会受到影响,使女性患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出现心血管问题。糖代谢也会出现异常,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由于患者体内的孕激素水平非常低,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脱落,还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所以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很重要。
大连市中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教授石志超
医院中医硕士石鉴泉
〓〓〓〓〓〓〓〓〓〓〓〓〓〓〓〓〓〓
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门诊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