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病因 > 电影左耳4天进账2亿凭什么
电影左耳4天进账2亿凭什么
电影《左耳》自4月24日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令观众和业内人士赞叹不已。首先是上映首日就以场均人次全国第一将自上映以来已保持12天上座率冠军的好莱坞神作《速度与激情7》掀翻,然后是上映4天进账2亿大幅领先同样来势汹汹的《万物生长》成为影院黑马。
平心而论,《左耳》“面子”这么好看,“里子”并不怎么样。滥俗的青春题材、装腔作势的文艺调、幼稚的情节设计、还有赶鸭子上架式的稚嫩表演,不过就是这些,重现了当时《小时代》一样的给电影市场的耳光:烂又怎样,总之我赚了。
别说导了几十年好戏的电影老江湖们看不上,就是我们一众普通观众也是大跌眼镜。什么时候中国电影变得随随便便拍一部就能赚大钱了?仔细想来,时无英雄竖子成名的道理倒也不是那么简单。
好IP=一半的成功
好像初出茅庐的跨界导演们都挺会挑题材,徐峥延续《人在囧途》作《泰囧》,赵薇改编小说致青春,郭敬明和韩寒都搬出了自家好布料,稍稍一改面又是一捞钱的好主儿,而像即将完工的《栀子花开》,又是何炅在歌曲“栀子花开”的道路上越掘越远的成果。而苏有朋则选择了饶雪漫畅销小说做起了文章。
一路观下来,这些导演都无一例外地实践着新兴的电影法则:好的IP是成功的一半。初上虎山,不敢独辟蹊径,那就寻着已有的宽敞道儿走吧。
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话题好发挥,在这个人人都辛辛苦苦地想借个势、攀个热点的时代,IP的存在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拉着往上爬的那根势。
其二就是好底子养成的粉丝力。《左耳》畅销十年,积累起了多少青春男女的回忆,凭着缅怀回忆,少男少女们也会花个钱捧个场买个票看看。上映4天,可以说是书的粉丝们撑起了2亿的票房。
青春那么美好所有人都想再看看
和《小时代》、《致青春》走的青春疼痛路线一样,《左耳》也是一部校园题材影片。近两年来,国产片就掀起一股不可逆转的青春潮流,除了卢庚戌的《怒放》壮烈牺牲,《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都赚得盆满钵满。还有即将出来的《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莫不是凑着这股潮流欲分一杯羹。
其实仔细看看,那些大卖的青春片背后没有几部是叫好又叫座的,豆瓣网上《致青春》等电影都是6分甚至更低的走势。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进电影院?其实说到底,还是普罗大众对于青春这个字眼的挥之不去的怀念。青葱校园、自行车、白衬衫,人们对于抓不到留不住的热情岁月永远怀着怜爱的目光,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温,哪怕只有蛛丝马迹也心甘情愿。
而对于正当年的大学生来说,更会迫不及待地想在影片中找到自己一群人生活的影子,正所谓看别人的故事不如看自己的故事,观别人的青春不如照照自己的青春。恰好,这群人正是当今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情怀不够宣发来凑
除了好IP、好题材,让人应接不暇的宣发手段才是《左耳》取得开门红的先决条件。
-演员阵容
《左耳》演员阵容是一大看点,走的不是大牌撑场路线,清一色的荧幕新面孔,不过都是一水的小鲜肉、高颜值,粉丝直呼,终于没有让一些“老学生”来毁了这部剧,豆蔻年华的演员出演青春洋溢的剧中人,反而正符合角色的气质定位。
而虽然是电影新秀,但其中好几位早就是网络红人,还没有进演艺圈的陈都灵已经有几十万的粉丝,杨洋随便一条微博就会有超过10万人点赞,点击率破百万是常态。这样的粉丝号召力自然为《左耳》赢得不比大明星逊色的 -海报轰炸
从演员揭秘海报,到计时海报,到新版定妆海报,再到提档海报,每一次新的动作《左耳》都会通过别出心裁的海报来吸引眼球。尽管现在的宣传手段多种多样,但海报一直是电影宣发的标配品,有时收效给人惊喜,《黄金时代》就是一个例子。
-主题曲邀小燕子倾唱
4月13日,电影同名主题曲及MV首发,由赵薇献唱,小燕子出山给五阿哥唱主题曲,并由苏有朋掌勺MV拍摄,真实版青春的见证。尽管赵薇这版主题曲唱的不是很好,但形成话题效应才是关键。
-台词营销
《后会无期》有经典台词是“喜欢就放肆,而爱则是克制”,而“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则是《左耳》的经典台词。于是,全民脑洞打开,“对错”体出炉,台词有时比海报更深入人心。
-导演品牌
说一千道一万,“苏有朋执导”才是整个《左耳》的关键,五阿哥的号召力不是盖的,这不,索性以自己为名号,光凭好奇心你也会去看吧。
-首映日变《还珠》聚会日
4月26日,电影《左耳》片方举行再.见青春观影礼,《还珠》三代演员李明启、林心如、古巨基、秦岚、齐聚现场为《左耳》助威,让当晚的见面礼成为一场“青春见面日”。这样的话题效应不是哪个电影发布会可以轻轻松松达到的。
结语:粉丝经济固然重要,好IP也是高票房的有力保障,但这些也只能做为锦上添花的手段而已,单单靠这些换来的也只是一时的得意。没有够实力的内容生产,再多的宣传手段也终究于事无补。
(媒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留言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