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病因 > 大家说语文吴华宝语文啊,语文
大家说语文吴华宝语文啊,语文
1
语文是什么?
这似乎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恰恰是这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准确的解决。由于这个问题没有明确地、准确地解决,引发了一系列观念、操作方面的问题,引发了争议,引发了改革,引发了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是个问题,仍然是个硬梆梆的问题。
2
《语文是什么》(作者佚名):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注解。“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海洋,是森林,是天空,是无穷无尽的神秘世界!”
这是一首整合起来的、颇有名的诗。
诗作者有文化,语文素养颇高,但是,我要直接地说:诗作者不知语文是什么。
3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年代,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在一所“文化大革命”前很有名的中学——肥东县长临河中学——执教高一语文。一天见一乡干部,与学校的教务主任聊天。
乡干部说,干部不好干,我到你们学校教书吧。
主任问,你教哪一学科呢?
乡干部答曰,别的学科我自知不行,但是,语文容易,我来教语文吧!
教务主任也是语文教师,无语半晌。
故事可笑。
乡干部本无文化,缺乏语文素养,但他有勇气教语文,他觉得语文容易教,我们不知道他这种底气是从哪里来的。但应该知道,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滑稽而严酷的社会现实:自以为懂语文的人太多了。
4
语文教师中流传两句话:
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
语言学家洪禹平有一篇文章:
《误尽苍生——也谈语文教育》。它曾“让语文教育界语塞一时”。
作家王蒙有一句话:
我要考作文都能交白卷。
语文教师觉得教书不好,教语文更不好,如今教语文是没有积善的恶果,是恶报。由此看来,语文难教,语文教师真的倦怠了。
语文误尽苍生?洪禹平先生看几篇课文,研究几则预习、练习,分析若干份试卷,就得出语文“繁琐”、“荒唐”以致误尽苍生这样的结论,我们只能对此说两个字:冤哉!
作家王蒙考作文真能交白卷吗?
5
语文悲哀。
语文教师悲哀。
语文工作者也悲哀。
扎实研究问题,客观发表看法,对语文都是有好处的。
而如果耸人听闻或危言耸听,必别有用意,甚至别有所求。
6
为什么语文学科承受着那么多的责难?为什么语文学科遭受那么多白眼?
先从常识回答:语文太平易近人了。
画鬼神易,画牛马难。语文是牛马,谁都懂一些,谁都可以指指点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典故,一篇文章,都可说道。更要命的,知道点鸡毛蒜皮者能说道,完全不懂语文的也能说道。最要命的,语言大家文字权威说得头头是道,他们是画牛马的权威啊。
鬼神神秘,难测,谁都说不清,数学、英语即是鬼神。除了加减乘除与生活联系密切外,数学实际上是空中楼阁,函数、对数、积分、微积分之类都远离生活。英语科,多数人不了解,隔了一层,一些人学过几个单词几句英语,但很难正统、纯粹,对研究和教学当然是不敢置喙了。所以,人们对数学、英语敬而远之。
在学校,听语文公开课的人最多,在社会上,就语文发论的人也最多。
再从语文本身回答:教学效果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事出有因,无风不起浪嘛。
8
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批评录取的大学生“高分低能”。
因为是高校的声音,影响很大。引起了教育改革:以能力立意的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教改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