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病因 > 成语语言的力量
成语语言的力量
★借古讽今释义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表示对现实不满。
★微言大义释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振聋发聩释义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醍醐灌顶释义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都用来表示话语的意义。
1.侧重点。
“借古讽今”侧重借助语言文字讽刺现实;
“微言大义”侧重语言微妙,道理深刻;
“振聋发聩”和“醍醐灌顶”侧重语言文字使人警醒。
2.对象。
“振聋发聩”唤醒的是糊涂不清醒的人;
而“醍醐灌顶”范围比较宽泛,用来形容人受到启发。
例句1这种人作诗写文章,往往拿些古时候的事来讥刺朝政,平常人看了,往往想不到他们借古讽今的用意。
例句2为达此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
例句3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解析:
例句1中“拿些古时候的事来讥刺朝政”正好对应“借古讽今”的含义;
例句2中“一字寓褒贬”体现出文字不多,但道理深刻,所以符合“微言大义”的意思;
例句3中从“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可以看出这些人已经迷失了方向,所以应该用“振聋发聩”。
★言近旨远释义话语浅显通俗,含义却很深刻。
★言简意赅释义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一语中的释义一句话就说清了事情的重点。
都与话语的效果相关。
1.侧重点。
“言近旨远”是说含义深刻;
“言简意赅”是说意思完整;
“一语中的”是抓住问题的核心。
2.用法。
“言近旨远”做谓语、宾语和定语;
“言简意赅”做谓语、状语和补语;
“一语中的”做谓语。
例句1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例句2在这次例会中,他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分析得合情入理,让人佩服!
例句3其书阐发孔、孟大旨,殚尽心力,折衷旧解,言近旨远,文简义明。
解析:
例句1中从“抓住了要害”可知应该选择“一语中的”;
例句2中“地”字提示句中需要一个状语成分,具备这个作用的只有“言简意赅”;
例句3中需要一个定语成分,所以只能用“言近旨远”。
你的备考其实只缺少
一份
“公考上岸包”
距离省考还有35天
只要你努力
一切都不晚
更多公考内容,点击上方“公务员考试网”蓝字订阅,每天为您推送最新公务员考试资讯及最全备考知识。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公考上岸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