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病因 > 往生法在什么时候用

往生法在什么时候用



第一百四十节课

下面讲往生修法。

丙二(往生修法)分二:一、修炼;二、运用。丁一、修炼:

在我们身体还健康,尚未遇到严重疾病时,就应该修往生法了。

往生法在藏文里叫“颇瓦”。以前朝五台山时,有个汉族和尚向法王求颇瓦法,让我翻译。当时我对这些术语还不熟,加上“颇瓦”一词在藏文中有两个意思:往生法、肚子。他一直“颇瓦、颇瓦”的,我就不太明白,说来说去,才知道是求往生法。

   

在台湾、美国、新加坡那边,说到往生法,大家常称作“颇瓦法”,当然也有称“往生法”的。其实它的本意是迁识,就是通过修行将神识迁移到别处。

   

对每一个人而言,不论你活着时如何,当你离开世间时,最需要的就是颇瓦法。也许你在风光、快乐时,不会有疾病和死亡的顾虑,或因忙碌于家庭、工作和事业,也顾不上这些。但是,一旦你得了不治之症,比如癌症晚期等等,那时候,就不得不直面无常、思考来世了。

如果你相信来世、相信净土,就应该选择颇瓦法,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也知道,即使你再执著世间的一切——家人、好友、名声、财产……也不得不放弃;甚至是你最珍爱的身体,也要留在人间、化为灰尘。若是如此,还能依靠什么呢?就是对来世最有利的修法。

   

也许有人问:“那平时修颇瓦法,会不会让我快乐、不痛苦呢?”

   

其实,和长远的痛苦相比,眼前的痛苦不算什么。如果你想现在就不痛苦,有方法的话,也可以;但如果你想在来世,在生生世世中不痛苦,就一定要往生清净刹土。轮回中的苦是难以忍受的,不说恶道的苦,就是人间的苦——生老病死苦、苦苦、变苦、行苦、求不得苦……想一想都受不了。    

因此,为了彻底离开所有的痛苦,我们应该学习往生引导,并依此往生净土。

◎平时要反复修炼

在上师前求得往生引导以后,平时要反反复复加以修炼,并于未出现验相之前,一直精勤努力。

精勤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很小的目标,像学院里有些做小生意的人,他们仅仅是为了生活,早上四点就起来做工了,而且一向如此。这种精勤如果能用到佛法上,不管是谁,死时他一定是有把握的。但是,这里这么多修行人,早上四点就起来的又有多少呢?

有个道友回了趟家,回来以后他说:“我家附近的很多铺子、工厂,凌晨三点还在上班……”可能这也是当今人的生存现状吧,不论城市乡间,人们为了一点利益,特别特别辛苦!他们辛苦的目的,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几十年的温饱而已,目标很小。但是,就是这么小的目标,他们却肯付出那么大的努力,而我们呢?我们的目标是来世,没有比这更大的目标了,但我们有没有这样努力呢?没有吧。

因此,修行时也可以用这些来激励自己,尤其是在修这一往生法时,修出验相之前,一定要精进,要反反复复修炼,修多少年都可以。

在你修持的过程中,有一点要了解的是:当你的身心还算健康,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在旺盛时期时,要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有一定的困难。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用往生法“自杀”。有些道友心情低落的时候,就拼命修颇瓦,“啪的!啪的”,想走!他不敢用吃药、割腕这些平常的方式,觉得往生法是最好的安乐死,所以就拼命修。但这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依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还去不了。

你现在可以修,可以熟练它,但不到临死的时候,要实现往生,是不容易的。

这是华智仁波切的金刚语,希望大家记住!整部《前行》的前前后后都非常珍贵,没有哪一段文字是要舍弃的,应当全部接受。

◎死时是否用得上,依赖于平时的修炼

平时是在修炼,还去不了,但真正到了临死之时,比如生了重病,明显活不了了,或者已经极为年迈,那时候往生就容易了。

打个比方,在夏季,果实正处在茂盛繁荣时很难采摘。像我以前去马尔康,就见过小孩子用长棍子敲苹果,那时苹果还不熟,所以使劲敲也掉不下来。但是到了秋季,瓜熟蒂落时,你不用敲也不用摘,只是衣边稍微碰触一下,它就掉下来了。

同样,心情不好时,任你喊多少个“啪的”,也往生不了,但是当你寿命已尽的时候,稍微观一下,就修成了。

   

当然,这也要看你平时的修炼情况,以及当时是否想得起。如果你平时就不珍惜这个窍诀,也不修炼,只是当作一般的学问,学了也就过了,那到了临死时刻,心识本来就混乱,再加上后世的迷乱景象一现,要想起往生法,恐怕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平时一定要串习,依靠串习的力量,死时不仅想得起,而且能运用自如。

不过我也知道:说易行难。尽管我天天讲,但自己在死时是否用得上,还是个问号。如果自己用不上,那就跟聋子弹乐器一样了,音乐送给你们,你们受用了、用上了,而于我自己却毫无利益。不过,能这样也好。

因此,你们除了其他的法义,往生法也要放在心里。否则,一旦无常到来时,你的世界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心识将放下熟悉的一切,独自前往陌生之地,那时候的感受非比寻常。在那种恐惧和焦虑之下,不管是谁,哭哭啼啼没有用,你平常对佛法的肤浅理解,也用不上了。

那什么用得上呢?就是你平时对往生法的修炼。这种修炼,就像你上战场之前,先要把武器运用自如,上舞台之前,先要把动作、台词弄熟练,上运动场之前,先要把运动项目训练好一样,平时就应该再再实践。要知道,世间人为了一点荣誉,幕后、场下花了多少功夫?千百万次的训练!一想到这种执著,我们对自己的修行一定会满怀惭愧。我们自认为在修行,自认为很精进,可是跟他们比起来,除了目标之外,我们的确不如他们。

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颇瓦法,并且要长期修持。修好以后,平时偶尔修一修就可以,到用的时候,立即把你从前所观修的都用上,直接往生。

这个往生法是很殊胜的,当然,这种法门在密宗里还有很多,了解的人是不得不承认的。在汉传佛教,《观经》里是讲了九种根基的往生,但是在这之上,最利根者安住自己本位、直接解脱的窍诀,却并未宣说。尽管未宣说,但这也是佛经的教义,这个道理,以前在其他场合里应该介绍过了。

丁二、运用:

那么,具体在何时运用这一往生法呢?

当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隐没次第:人死亡时出现种种灭尽次第之死相。]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假使你这样做,其实就等于自杀。

   

自杀的话,世间是常有的。现在人的心态很奇怪,家庭、感情、工作,生活上稍有不顺,也许只是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了。其实,人生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如果只有一条路,那它一被堵死,你说“无路可走了”,于是选择自尽,也可以。但实际上也不是。

   

因此,你只是缺乏勇气而已。就存活而言,我有时候觉得,街头的乞丐还是有一定的勇气。他每天为了少少的财物,风里来、雨里去,一点一点地积累。也许你会觉得,这种生活方式缺乏尊严,但他就是这样活着的。想一想他们,我们其他人又何必自杀呢?

尤其是佛教徒,想借往生法自杀是不明智的。当然,出家人一般不会。一是就整个社会比例来看,出家人不多,所以很少听说出家人自杀;二是作为真正的出家人,他们本来对世间的东西就看得淡、看得破,怎么会走那条路呢?而作为在家居士,我想你学佛以后,跟非佛教徒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很宽广,稍稍入心的话,人也就变得豁达了。人一豁达,又怎么会自杀呢?

我们知道,在西方的哲学中,并没有东方的佛教与孔孟思想那么深奥的知识,然而,当西方人把他们的思想用于心理治疗时,却拯救了许许多多的人。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学了佛法,有了佛法智慧的人,又何必选择狭隘之路呢?

因此,你不应该抛弃这个人身,而应该用它为后世修积资粮,或者就像前面讲的,好好修炼往生法,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往生了。否则,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自杀,当你离开这个世间时,或许你已避开了生前的痛苦,但迎来的不见得是快乐,在众多恶业的牵引下,可能会立即出现种种恶相;如果真的堕入恶趣,要再得人身,就遥遥无期了。因此,一定要深思!

不仅如此,其实这样做的过失也是很重的。如续中说:“时机成熟当往生,非时往生杀本尊。”时机成熟时才能往生,其他时间里,如果你用往生法离开世间,就有杀本尊的过失。戒律中也说,比丘自尽犯堕罪。因此,这种“非时往生”,佛教中是不允许的。

   

那么,何时才是往生的成熟时机呢?

就是出现死相时。

◎三种隐没次第

所谓死相,就是人在接近死亡时所出现的相,也叫隐没次第。本来隐没次第多种多样,但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讲,包括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

这些隐没次第是一定要知道的。否则,缺乏了解的话,到时候或许就来不及了。当然,如果是横死,就不会出现这种次第,神识在瞬间就要离开,那时候最好用刹那往生法。还有种情况是,有些老人发觉不到死相,因为他是在睡梦中死的,或是边念经,边吃饭,人就死了……我家乡的居士林就有这样的。这种死法,虽说没有任何死亡的痛苦,也算吉祥,但有一个问题是,他可能没有观想的准备,就在和平常一样当中死去了。

   

而如果是生了病,倒是一种提醒,人也会考虑这个,甚至常常留意是否有死相,这样的话,反倒容易把握了。

●五根隐没次第

五根隐没次第:按藏地的习惯,人如果实在不行了,就可以请僧人来念经了。当有人在枕边念经时,只是听到一片嗡嗡的声音,而听不清字字句句;或者,虽然没有那样,但别人的交谈等对他来说,也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仅仅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这时表明耳识已经灭尽了(如果只是病得久了,一时听不清楚,这还不一定是死相,别搞错了)。

同样,眼睛看色法时,也只是模模糊糊,看不清究竟为何物,说明此时眼识已经灭尽了。

以此类推,鼻根嗅香气、舌根品味道、身体接触到所触时,没有丝毫的感觉,那这就是最后的隐没次第了(如果是感冒或有其他疾病,感觉不敏锐,这个不必担心,应该不是。明显的隐没,像这里讲的这种,自己会发现的)。

这时候,旁边有善知识的话,可以请求为自己做个千佛灌顶。或者,如果得过大圆满灌顶,也修持过,甚至对本来清净有一些认识,只是此时自己观不起来,可以请上师或誓言清净的道友,为自己直指心性的本来面目。就像《上师心滴》讲的那样:就在你现在所认识的光明当中,不要退转,受持坚地……

这样再三直指以后,我们就一定会记住的。好比国王吩咐下人,下人一定会聚精会神地聆听,并记住国王的话,同样,要离开世间的这个人,对旁边上师或道友为他提醒的观想次第,会仔细听受,并清晰记忆。

即使不能做这些,旁边的人也可以看看,这个人的外气接近要断了,人也动不了了,这时就可以为他念颇瓦或助念,因为这也是超度的最佳时刻。

以上是五根隐没次第。在座的不妨想想,现在各位执著的根识受用,终有一天也会如此隐没的。

●四大隐没次第四大隐没次第:

在五根隐没之后,首先是肉界融入地大。按《俱舍论》,人身上的肉、骨等坚硬部分称地大。当融入之时,身体会出现如堕坑中或被山所压一样的沉重感,在这种下堕、下滑的感觉中,有些临终的人口里就会喊“向上拽我”、“把我的枕头垫高”,等等。

普通人这时会害怕的,但修行人不同,因为他提前有准备。如米拉日巴曾在道歌中唱道:当初我因为畏惧死亡而入山修行,反反复复观修无常及死期不定,而现在我已获得无死坚地,早已远离死的畏惧。[米拉日巴尊者说:“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尊者的确是我们修行人的典范。你们中的有些人也很不错,虽然很年轻,在家时工作、待遇也很优越,但一学佛法,心就被点醒了:待遇再好、容貌再美,终究抵不过死亡阎罗卒,与其在平淡琐碎中过一生,不如趁现在身心还健康时,到寂静地方修无常、求解脱,这样当我离开的时候,一定会自由自在、逍遥洒脱……

   

我想很多人的修行、出家,的确是基于这样的思索。有了这样的思索,再加上精进的修行,到了那个时候,一定是不害怕,也不痛苦的。

肉界融入地大之后,是血界融入水大。融入时,会无法控制地流出口水或鼻涕等。

接着是暖界融入火大。此时,口鼻全然干燥,体温从边缘向内收,这时有些人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

最后是气界融入风大。按密宗的教言,人的身上有这五种风:上行风住于上身,起到呼吸的作用;下行风住于下身,起到排泄等作用;平住风住于中间,起到受持体温、分辨饮食等作用;遍行风主运动,身体上上下下的活动,全部由遍行风操作;持命风,就是执持生命的风,这些就是通常讲的外五风。还有内五风、密五风等很多风,《心性休息》、《句义宝藏论》等都有宣说。

那么,当气界融入风大中时,上行风、下行风、平住风、遍行风全部收在持命风当中,以至于吸气困难,气息从肺部经过黑白咽喉而剧烈地向外呼出。

此时体内的所有血液收集在命脉中,心间依次流出三滴血,于是长长地呼出三口气,“哈、哈、哈”(有些只有一口气。有些病人病得很严重,长时间死不了,最后呼吸一次就死了),外气骤然中断。

   

到此为止,人就死了。在一般的医学里,不论中医、西医,他们对死亡也有描述,不过都是局限在身体方面,并认为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如此。但佛教不仅讲到了这些,而且对此后神识如何离开、如何经过中阴,乃至如何投胎或往生等,更有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不共的,也可以说,是世间的文学作品、乃至其他宗教教义中所罕见的。

因此,我们遇到佛教,不说别的,能有机缘对这种知识获得准确的了解,已经是非常庆幸了。

●明增得隐没次第

外气中断时,出现明、增、得隐没次第。

明相:

在当时,从顶部来自于父亲的白明点快速下降(时间很短),外相就好似月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白光,也如同白色的闪电;内相出现明、乐、无念中明的觉受,并且灭尽了三十三种嗔心分别念[按圣天论师《集行论》,人有八十个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明相。此时,五根识融入意识。

增相:

明相结束以后,从脐部来自于母亲的红明点快速上升,外相如同日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红光,也如同红色的闪电;内相产生了大乐觉受,灭尽了四十种贪心分别念,这是所谓的增相。此时,意识融入于染污意识(第七识)。

得相:

接着,白红二种明点在心间相遇(刚才是白明点向下来,现白光,具明受;红明点向上来,现红光,具乐受,此时二者于心间相合),神识进入到它们的中间,外相犹如黑暗遍布清净虚空一般出现黑光;内相生起无分别念的觉受,灭尽了七种痴心分别念,然后漆黑一片,突然间昏迷过去,这是所谓的得相。此时,染污意识融入阿赖耶识。

其实这是每个众生都有的,只不过我们没学过,不知道而已。

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按《上师心滴》等教言,这叫近得(共有四相:明、增、得、近得)。此时,阿赖耶融入法界光明。

这个地方很重要。刚才说,在心识入于两个明点之间时,人会昏厥一会儿。这个时间很短。之后就醒过来了,但此时的醒和平时不同,平时昏厥后醒过来,你可以站起来,但现在你的四大等已经融入,站不起来了。不过出现了基光明。

就在这个时候,按照大圆满的说法,如果你以前修得非常好,就可以认识自性本面而入定,于法身位解脱;或者于报身位解脱;或者将心识观成“德”、“吽”等种子字,于化身界自由幻化,度化众生。这些都是不经中阴,直接成佛或往生。

如果是一个造了五无间罪、业力深重的人,虽然这个光明也会出现,但你不认识的话,以五无间罪业力的牵引,就会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或者,此时也会出现极乐世界的相。这种阿弥陀佛的接引,在隐没次第开始到昏厥之间,是有一些,但一般来讲,就在这个时候——你昏厥后醒过来了,以你善愿力的感召,阿弥陀佛会现前。如果不能在法身、报身中解脱,此时可以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以前上师如意宝讲《空行心滴》时说过的。

   

其实上师如意宝讲过很多窍诀,都是特别殊胜的窍诀。不过,也是自己业力深重,说好听一点是法务繁忙,说难听一点是琐事缠绕,因此一直没有修行。依止、亲近了如佛般的善知识,却不好好修行,这是我一生最遗憾的地方。虽然我也不是像恶人一样,无恶不作,但没有修行的人生,确实令人懊悔。

刚才基位光明过后,会依次出现法性中阴与转世中阴,这些是正行的支分,所以华智仁波切没有讲。

稍微说一点对我们应该是有利的,可能尊者舍不得吧,说这是正行,就不讲了。不过,《六中阴》已经讲了五、六年了,不知道你们修了没有?有些知识还是要了解:临死中阴出现时怎么做,法性中阴出现时怎么做,转世中阴出现时怎么做……修行人在这方面有些准备,是有必要的。 

  

除了《六中阴》,《上师心滴》、《杰珍大圆满》等,也都对中阴或闻解脱法要讲得特别细致。

以上讲述了五根、四大、明增得三种隐没次第。

◎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最佳

对于缺乏修道经验的人来说,

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

就是在隐没次第

开始出现的时候。

摘自《前行广释》第课

长按即可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卤米松乳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kcc.com/lzby/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