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症状 > 看图歇后语课外知识猴子照镜下一句居然是
看图歇后语课外知识猴子照镜下一句居然是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解释: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自: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画》:“韦偃去丹青自少;郭熙亡紫翠谁描;手挂掌拗;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解释:即不该他管的东西他也去管。形容一些人越界行事,把不该管的不该做的都去做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是几篇儿
故事:小村子,有一户人家,早上男主人出去干活,家里只有一只猫和一只狗。每天早上,不诚实的猫一看见男主人外出干活,就在家门前呼呼大睡!这时,老鼠一看见猫在睡觉,就一群一群,悄悄地去家里找东西,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家具至少被咬出了五个缺口,那是调皮的老鼠没事干,所以乱咬的。忠实的看门狗看见了,每天都烦得要命。
这一天,狗跑去猫那,用脚推了推猫,猫打着鼾说:“什么事啊!忠实的明星?”狗说:“懒猫!别睡了,你看家里,老鼠成千上万,都在吃食物,咬家具,弄得乱七八糟,多不卫生啊!”猫说:“你别管。”狗又用脚推了推猫,猫生气了,说:“别管闲事了,看你的门去,别吵我了,再吵我,我对你不客气!”哎,无可奈何的狗又看了看家,愁眉苦脸地走到门前趴下。这时,不知好歹的老鼠笑狗,好象说狗是无能鬼,连猫都怕。狗立刻满怒冲天,满脸通红,跑进了家里。三下五除二就把几只老鼠咬死了,其他老鼠看见了,害怕得要命,四处逃散。狗又乘胜追击,不一会儿,老鼠就被狗全部消灭掉了。狗欢呼着,但又因太累,睡着了。主人回来了,他看见精神十足的猫把老鼠尸体堆在一起,高兴极了,他再回头看狗,却踢了狗一脚,狗嗷嗷地叫着。咦!这么香,原来主人拿了条鱼给猫,还用手摸了摸猫的头,夸赞猫有用。这时,狗才明白,原来狗拿耗子,是多管闲事。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解释:说明一个人很惜才,三次去请一个人,也说明这个人坚持不懈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亭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故事: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解释:在乎过去的情感
典故:三国时的华容道,就是现在从监利的汴河镇到毛市的一条湖区小路(三国时属华容),全长不过10来公里。曹操在赤壁战败,逃了出来,途中又遭拦截追杀。此时他率领残余人马来到华容道,真是惶恐不安,失魂落魄,犹如惊弓之鸟。加上华容道完全由稀泥和蒿草淤积而成,两旁芦苇丛生,路段松软泥泞,下面深不可测,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泥潭。又因当时北风劲吹,寒气逼人,军中粮饷早断,兵士们饥饿昏倒的不少,战马皆疲乏跌倒很多。曹操根据面临局势的险恶,遂下令丢盔弃甲,轻装急行军。尽管这样,人马陷进泥潭而死的仍是不知其数。他非常绝望,不禁对天长叹:“天灭我也!”不一会,所剩人马好不容易来到一处高坡时,突然又传来震耳欲聋的高呼声:“奋勇向前,捉拿曹操!”曹操抬头一看,前面站立一员大将,头戴紫金冠,手提偃月刀,此乃不是关公乎?真是八面威风,英气逼人。看到这气势,他想:关公此时要捉拿我曹操,犹如坛子里捉乌龟——十拿九稳。于是,耷拉着脑袋,静待那里等死。
关公看到曹操所率残兵,全都无盔无甲,一个个像泥疙瘩,显露出一副阶下囚的模样,恻隐之心顿时而生。同时,他想起当年官渡之战前,自己被俘,曹操对他“上马金,下马银”,封候授印,有不杀之恩。瞬间,一股义气涌上心头,便决定放走曹操,甘受军法处治。而曹操此时未见动静,抬头一看,察觉关公那双丹凤眼已经认出自己,但为何还不动手呢?他稍加琢磨,就想到关公是一个义薄云天的好汉,这时迟迟不肯下手,一定是想到我当年对他的好处,现有意放我,不禁暗自大喜。迅即,他把手一挥,大叫:“拼命杀出重围。”曹兵听令后,都有了决一死战,从死中求生的勇气,便立即冲进蜀军。蜀军见主帅关公并未下令堵杀,没有真战的意思,也都只来了个虚晃一枪的架式,让曹军冲出了包围。为此,后人留下诗话:
曹瞒兵败走华容,
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因当年恩义重,
放开金锁走蛟龙。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自: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故事: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解释: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宴。”
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用计气死了周瑜,协助刘备完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了夺取西川,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打算在关羽过江到赴筵席时埋伏刀斧手杀掉他。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拽着鲁肃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就这样赴了宴严重挫伤吴国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洲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