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症状 > 勤劳与勤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勤劳与勤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作者:刘宏宇
从小就听到教育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怎么怎么;同期也是从教育得来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的说法;在其实并没怎么“开蒙”的年岁,就形成了挺牢固的印象:中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勇敢!
后来,“改开”了,很权威的大领导讲过这样的意思:别总说什么“地大物博”,我们国家领土面积的确不小,可相对适合工农业生产的部分,却并不显得有多少,拿世界第一众多的人口一摊,“人均”的土地资源,没什么可夸耀的。至于“物博”,就更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从发展现代化(那时叫“四个现代化”,简称“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资源,并说不上丰富,有些方面、领域,还可以说匮乏、很匮乏……
轰隆——内心“信念”的崩塌,似乎真像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巨响——信实了的“地大物博”,敢情不是那么回事儿!信念“崩塌”,可是非比寻常!至少,“余震”更强!“地大物博”的“信念”的“崩塌”,余震是——“勤劳勇敢”呢?
那时还是学生,全日制那种,似乎跟“劳”字挨不上,故而也根本谈不到“勤”或“不勤”;而至于“勇敢”,自认为“尚无”。后来一直、迄今,也从未遇可以试探是否“勇敢”的机会,故而仍不敢厘出哪怕一点点“推测”——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自己“勇敢”吗?又或者——自己很可能并不勇敢,能代表“中国人民”吗?当真不勇敢的话,还能算“中国人民”吗?不算的话,算什么呢?
似乎钻进牛角尖了!粗粗审视“可见”的历史过后,不仅没“突破”,反而想要“退出”了——从牛角尖里退出。即:关于“勤劳勇敢”的疑问,“勇敢”这一节……就……就怎么?还是看看“勤劳”吧!无论如何,总有一天会跟“劳”字沾边儿,届时便知!
(一)关于“勤劳”和“勇敢”的逻辑困惑及所谓“定义”
随着年龄增长(只是“年龄”增长,其他未见得),道听途说了很多,少时的“认定”或说“信念”,时常被挑战、严重挑战,甚至被摧毁、彻底摧毁。其中一个“概念”,可谓冲击最大,就是——勤劳、勇敢,这两种质素,很难“融为一体”!即:勤劳的人通常都不怎么勇敢,勇敢的人大多不甚勤劳;至少,对于群体尤其庞大群体而言,这两种质素,几乎没有“兼备”的条件和可能!
这“大逆不道”的“概念”,其基础,是对于“勤劳”和“勇敢”的各自定义。
还是先说“勇敢”,因为看上去比较简单。“大逆不道”者言,所谓“勇敢”,不单指行为上的,更不专门是对“战争”、“格斗”、“征服自然”这类事物中的主体亦即人类、人群、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形容,广义的甚至是更所针对的,勇敢,形容的是“之于真理的认知与坚持”。缩小点儿、狭隘点儿,也可以说,个体的人也好,某个群体也罢,能不能正视自身的不足、缺陷、错误,并从意识形态开始,承认、改变,哪怕天翻地覆!
这么一说,就似乎又“复杂”了。所以,就到这儿。还是说回“勤劳”。
勤劳,是个词组,由“勤”和“劳”组成,其中的“勤”,意指肯于并且能够长时间地、持续地,对某种、某些事物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