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症状 > 12亿老人,正在失去声音
12亿老人,正在失去声音
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文|佳璇
编|园长
许多声音,正在从他们的世界里消失——水烧开的声音,电车从身后驶来的声音,菜摊小贩说今天菜价多少钱的声音……
他们年龄多为65岁以上。在我国,有1.2亿听力正在衰退的老年人。而听力带来的困扰,是长期且隐性的。
人们普遍认为,年纪大了,“耳背”是一种自然现象,没必要小题大做。事实上,这种“自然现象”已成为对老年群体影响仅次于高血压、关节炎的常见慢性病,而跌倒、认知障碍、抑郁自闭等问题,也被证明与听力损失具有强相关性。
59周岁的郑霞,在听损最严重的阶段,面对面坐着说话,只能看到对方的嘴在动,靠观察嘴型分析对方大概说了什么。其他人说:“你看她‘聋三拐四’的,别理她了。”面对这些人,她生气地拎包就走,可一旦回到家里,她就闷在房间里哭。她觉得,聋了就像是傻了,而傻了,就还不如死了。
每个人都会变老,而在“耳机不离身”的现代社会,听力衰退早已不能被简单视为一种“老年病”。
听不清的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类问题为什么长期被大众忽视?听力损失真的是不可逆的吗?最重要的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们能做点什么?
古怪麻烦的老人郑霞59周岁,住在深圳,能歌善舞,喜欢表演。她的听力问题要追溯小时候的中耳炎,但凡上火着急,耳朵总会痛痒。
三四年前,她的两个耳朵同时化脓,在家里看电视时戴耳麦,耳朵开始嗡嗡响,后来发现是耳鸣,医院打了18天吊瓶,炎症消了,但从这以后,听力就变得很差。老朋友聚会,她听不清大家说话,有时去演出,演员之间会聊天说,郑霞的架子真大,说话都不理人的。郑霞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没听见,怕别人笑话。时间久了,大家不再主动和她搭话。
在火车上打电话,郑霞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很小,就会大点声说,旁边的人告诉她:“你说话声小点,影响到大家了。”乘务员也会来提醒她。郑霞开始时很奇怪:我的声音也不大啊,怎么还让我小点声?后来,她知道自己耳朵不好,就尽可能在公共场所少说话,能不说就不说。然而,到了不得不说话的时候,她常常说着说着就忘了,声音又高起来。
郑霞的经历,让我回忆起许多被形容为“古怪麻烦”的老人。他们把电视音量从六七格调到顶格,满屋子都听得到;在市场里翻来覆去问菜价,问到连摊主也懒得回答;对话都用喊的,听起来像要跟谁吵架。
好像是因为上了年纪,老人们“自然而然”变得难以沟通和相处。在这种刻板印象与听力障碍之间,是否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关联度?
年五一假期期间,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在深圳进行调研。在一个小时的聊天时间里,一位80多岁的湖北老人接到了三四个“保健类产品”的推销电话,而她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