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症状 > 故事工伤赔偿难讨要,工人死后孤女险遭黑心
故事工伤赔偿难讨要,工人死后孤女险遭黑心
直接从公司这边拿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我和张婷只能另寻它法。
把张婷安全送回家后,我去找了其他朋友帮忙。
我做遗物整理师的这几年,积攒了各行各业不少人脉,倒是有办法做一些侧面调查。
正和朋友商量着,我突然接到一通电话。
张婷打来的电话。
我觉得奇怪,张婷无法说话,我和她一直是通过短信文字交流的,一个聋哑人,怎么会打电话呢?
我接起电话,起初没什么声音,过了一会儿,隐约传来说话声。
“装什么孝女,你不就是想要钱吗?我可以给你钱,但你必须签字,承诺放弃追究一切责任。”
“小婷,你就签了吧。有了这笔钱,你以后的生活会好过一些,你又何必这么犟呢?”
是李经理和陈光中!
我不敢挂断电话,急忙赶往张婷家。
陈光中不是张卫国的好友吗,据张婷所说,陈光中一直很照顾他们父女俩,还曾经几次借钱给张卫国,给张婷治病。
现在怎么和李经理一个鼻孔出气了?
我赶到张婷家时,张婷还死咬着牙不肯签字,陈光中还在劝说。
看到我,李经理凶恶地道:“又是你!不关你的事,赶紧滚!”
面对李经理这种人,道理是说不通的。
但我知道,张卫国的死肯定和他脱不了干系,他才会这么心虚。
上午我和张婷才去过他的公司,下午他就找上门来,想用钱私了。
我拿起张婷面前的那纸协议,看了一眼金额,是之前的好几十倍。
真是大手笔啊。
我举起这张协议晃了晃,对李经理说:“看来有人做贼心虚了。你再不走,我就报警,正好让警察来查查这协议背后的事。”
李经理脸色铁青,但显然被我唬住了,只得气急败坏的摔门而去。
等李经理走后,我直勾勾地看向陈光中:“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张卫国的死另有隐情?你竟然带李经理上门来逼迫张婷,你就不怕张卫国半夜爬上来找你?”
陈光中颓然地坐在一旁,深深叹了口气。
“我……我这也是实在没办法啊。”
“我是老张的生产组组长,老张受伤时,我就在场。李经理说,我也有连带责任。”
“要是真做了那什么工伤鉴定,我也要受处分。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全靠我养活,我不能丢了这份工作啊。”
“你不就想帮小婷多争取一些赔偿吗?现在李经理愿意拿出这么多钱,这事就这样了结对谁都好。”
“你们怎么就这么认死理,这么死脑筋?”
陈光中不说还好,他这一说,让我更确定,张卫国的工伤不是意外。
李经理根本就是在欺骗陈光中,利用陈光中的无知和害怕丢工作的心理,让陈光中做他的说客。
他这么大费周章,必然是想隐瞒更严重的真相。
我将法律上对于工伤鉴定和责任认定的规定详细讲解,安抚陈光中道:“放心,只要你是按正常生产流程来工作,这件事就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反倒是李经理,这么遮遮掩掩的,肯定有问题。
我和张婷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张卫国的工伤和李经理有什么直接关系。
虽然李经理是张卫国的领导,可他一个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几乎不下生产车间的人,怎么能导致张卫国受伤呢?
总不会是用意念把张卫国推去撞上机器吧。
毫无头绪,我便叫张婷把张卫国的遗物搬出来,我们再重新仔细检查一遍。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在饼干铁皮盒子的底部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夹层。
夹层里,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像是买日用品赠送的那种只有不到十页的赠品。
小册子里只有寥寥几行字,内容却让我和张婷都大吃一惊。
张卫国发现公司的机器有问题,便上报领导,也就是李经理。
经过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的检修,确认机器运行良好,并未发现任何问题。
李经理以耽误生产为由,罚扣了张卫国三天的基本工资。
之后不到一个月,张卫国就在工作中被机器割伤。
看来这些机器就是突破口了。
我和张婷立刻着手准备材料,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鉴定和工亡认定。
同时,由我的律师朋友代理,向公司追究机器故障导致受伤的法律责任。
然而,两件事的进展都没有我们想象中顺利。
由于李经理的拒不配合,我和张婷在准备材料时,很是费了一番周折。
不过在跑上跑下好几趟后,我们总算备齐了材料,只等有关部门审核后,张婷就能拿到应得的赔偿。
真正难的是,追究公司的责任。
毕竟关于一条人命,我们也料到了公司肯定会推卸责任。
但我们没想到的是,第一次调查结果,与我们的设想南辕北辙。
张卫国操作的那台机器,经检测,并不存在故障问题,也没有检修记录,暂无证据证明,张卫国的工伤与机器本身有关,更偏向于是张卫国个人疏忽导致。
怎么可能呢?
张卫国出事前,明明报修过机器,就算真的没有故障,也不可能连检修记录都没有。
机器和相关记录肯定被人调换了,这个人不用多想,就是李经理无疑。
但是只凭那本小册子里,张卫国留下的几句话,根本不能作为证据。
一时之间,我们又陷入了死胡同。
还是律师朋友有经验,提出了另一个调查方向。
“按以往的案例来说,这种情况多半涉及金钱往来,只要查查李经理的收入来源,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了方向,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我找了几个朋友帮忙,没过多久,就陆续收到他们的消息。
李经理曾经从水货渠道低价购入了一批二手翻新机器,不久前,又托人从国外紧急购买了一台新机器。
至此,我们算是理清了整件事的大致脉络,都是金钱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