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聋症 > 聋症诊断 > 他们在国外大牌新闻学院留学,总有一门课程

他们在国外大牌新闻学院留学,总有一门课程



导读

年7月16日,刺猬公社建立了[海外传媒学子交流]社群,集结了正在世界排名靠前的新闻学院就读(或毕业不久)的百余名中国留学生,其中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伯克利大学、密苏里大学、纽约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高校的传媒学子。该社群旨在方便海外传媒学子们互相交流、资源共享。欢迎在海外学习传媒,并致力于传媒研究和实践的学子们加入,。

贾宸琰|采写

不久前,刺猬公社邀请了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苏里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们,请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课程表,并自述在海外学习传媒的感受。

他们在国外8所大牌新闻学院留学,总会遇到一门课程让人受尽折磨|海外传媒学子(点击链接阅读)。

这些课表迅速在国内外师生间流传,不少传媒学子表示深有同感,亦有人羡慕这些海外传媒学子丰富的课程设置。本期“海外传媒学子”,刺猬公社邀请了就读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莱斯特大学、法国里尔高等新闻学校、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6所学校的7位学子与大家分享。

李梦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Major:DataandSociety

Department:MediaandCommunications

看到上一期不少同学在美国高校学习传媒的感悟,感觉自己内心有点虚。与其说自己在伦敦政经学传媒,不如表述为“在媒体与传播学院学习传播学”更准确。诸如reporting,videoediting,writingarticles等新闻实践,基本上与课堂内容无关。在这里,理论比重更大,学术氛围也更为浓厚。

学院要求所有专业都要学习核心必修课,即媒体传播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方法,定量统计学等,除此之外,每个专业内部也有不同的必修课。选修课则可以从本专业或部分其它学院的课程中选择。

核心必修课的规模很大,学校的theatre才能hold住,浩浩荡荡的学生占满两层楼,在这听课感觉和在国内大学听讲座无异。而上课听不听得懂,观课体验是否得到满足并不重要,令人抓狂的是每门课都有Seminar,即研讨会。在这里,理论知识是以每周为单位进行主题划分的,循序渐进,伴随而来的还有每门课几十页的readings。而seminar就是用来验证你这周有没有把readings读完/读懂/读出升华。

以“理论与概念”这门核心课程为例,seminar的形式是随机分配学生组成group,每个group有十几个同学,来自同一学院不同专业。如何在Seminar中存活,取决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的英语水平。普通模式基本是:学生分成正反方,根据老师根据本周理论主题和阅读材料给出的数个问题深入讨论,最后选出代表总结,老师充当调度的启发者。

PolisTalk每周二晚上学院都会请英国媒体业界人士给同学们做讲座,其中有很多都曾是BBC记者(李梦冉供图)

升级模式则有很多种,曾听某个同学吐槽自己所在的group是抽签模式,每个人要表述readings中曾出现过的不同知识点。如果抽到的知识点恰巧是自己没看完的/漏看的/忘记看过的/看过但不理解含义的,那就很尴尬了。最后一种是炼狱模式:同专业一个小伙伴不幸被分配到某个group,第一天上课就被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虐惨了,老师要求同学们不能口说无凭,所表述的每个观点要在readings原文中找出来。然而这种模式也是最有意义的。上周主题是Bourdieu,Thompson和castell关于symbolicpower的观点对比,于是这组的老师将学生分成三组,根据三位作者思想观点,结合这次美国总统选举的辩论来构思一篇论文的研究框架,从研究议题到研究方法,充分激发课堂的想象力和思辨能力。不得不承认,seminar在某种程度上不断打磨着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与掌握。

说实话,来之前我对新闻实践仍旧有执念,混过了四年的传播学本科,没想到研究生又兜兜转转回到理论,还是更challenging的英文模式。逐渐接触下来,倒觉得心里有另一种踏实感。就算数据专业的核心课程只是学习与data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又如何?每种事物,每个选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wel







































医治白癜风偏方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kcc.com/lzzd/4281.html